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制售假药何以屡打不绝—“有贩毒的利润 无贩毒的风险”
作者:廉颖婷  文章来源:《法治周末》  点击数9683  更新时间:2014/11/19 10:49:05  文章录入:谈心  责任编辑:bjb

         原题:制售假药何以屡打不绝——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“有贩毒的利润 无贩毒的风险”

       应该通过合作式监管遏制假劣药品事件发生,以分散的、多中心的主体来参与监管过程。要发挥公众在打击假劣药品中的作用,并健全公众对假劣药品事件的举报机制,以合作式监管的模式,实现药品安全有效的目标

            法治周末记者 廉颖婷

       11月14日,联合国糖尿病日。

       据中华医学会透露,当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有近亿人。庞大人群对治愈疾病的渴求,吸引了制售假劣药品的不法分子的目光。

       梳理近年来各地发生的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案件不难发现,不法分子制售的假劣药品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老年人常见慢性病。

       也正是由于此,我国开展的各类药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,均将重点集中在打击制售假劣治疗糖尿病等群众急用、常用类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上。

       随着药学、医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制药工程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,假劣药品的监管难度不断提升,监管的复杂性亦随之增加。

       侵害对象多是重症患者

       “在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假劣药品事件中,危害后果的发生地常常远离药品的生产地。这说明假劣药品事件日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,增加了药品监管的难度。”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华琳对记者说。

       2013年,公安部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布了10起制售假药典型案件,江苏省淮安市张某等生产销售假降糖药案便是其中一例。

       2012年5月,淮安市公安机关对一起生产、销售假药案件立案侦查,在药监部门大力配合下,先后抓获张某等犯罪嫌疑人19名,涉案金额1500万元。经查,从2009年年初至案发,犯罪嫌疑人张某等在经营辽宁省沈阳市博源堂生物有限公司期间,雇佣魏某等在河南省濮阳市生产“康糖平”“蚁糖平”胶囊等6种降血糖假药,并销售至江苏、湖南、新疆等22个省区市。

       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在2012年调研时发现,生产、销售假药案件高发,这些假药多是宣称治疗心脑血管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老年疾病的药物,销售范围遍及全国34个省、自治区及直辖市,涉案金额动辄十几万元。

       2012年8月,公安部指挥31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统一收网行动,缴获各类假冒伪劣药品2.05亿片,涉案价值11.6亿元,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00多个。

       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,不法分子制售假药手段卑劣、危害巨大。从侵害对象看,主要针对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皮肤病等慢性、疑难病症患者或癌症等急重症患者。

       在制售假劣药品的过程中,违法者并非不知道药品的风险,并非不能控制药品的风险,而是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,有意对药品风险视而不见。

       在2013年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特大生产、销售假药案件中,涉案人叶某供认,她一般以一盒10瓶、每瓶6.8元的价格和规格从售药联系人张某处购买“消渴降糖胶囊”,然后再通过自己的重新包装,以5瓶一盒、每盒380元的价格卖给患者,每瓶赚取的差价超过10倍。

       宋华琳表示,始终会有人为了巨额的利润,而不惜铤而走险,去操控隐瞒药品信息,以牺牲公众健康为代价来牟利。这也是假劣药品事故多发的整体背景所在。而这也从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假劣药品的监管。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